现在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了,让人们对于婚姻也越来越恐惧,这都是由于人们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而出现问题,那么离婚起诉的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名律师介绍一下。
离婚起诉的流程
诉讼离婚流程
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由立案大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你们双方不在同地居住的,则按“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你要到男方的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须提供以下证件:
(1)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
(2)户口本;
(3)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调解的结果有3种:
(1)经调解后双方愿意维持婚姻的,则由你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2)经调解后,他同意你的离婚请求的,并且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的,则由你撤回起诉,由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离婚。
(3)经调解后,你仍坚持要求离婚而他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但对子女及财产问题的处理存有争议的。则由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法院以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其中,《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准予离婚的以下例示性的法定理由: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2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诉讼离婚的流程是怎么进行的
第一步就是起诉。夫妻中任意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求,也就是解除婚姻关系。一般来说,离婚诉讼的原告,也就是提出离婚的一方,应该向对方的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但如果对方并不是居住在户口所在地,那就要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了。起诉的时候,原告应该提交诉状和相关文件,比如说双方的个人信息,诉讼的请求和相关的原因、实际情况,并且呈上相关的证据、证人信息。
第二步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就包括了审理之前做好准备、进行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在审查阶段,审判人员会审阅诉讼的相关材料并且进行调查和证据的收集。一般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对当事人先进行调解,看是否能达成协议。如果调解不成,就要开庭审理,进行询问和法庭辩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能和好的,法院就会将协议记录存档,但一般不会发放调解书。如果达成离婚协议,则发放调解书,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第三步进行最终的判决。法院会根据庭审结果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也会宣判最后的判决结果。法院宣判的时候都是公开宣判,如果是在庭上宣判的,就会在十天之内送达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是在宣判后发放判决书。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对结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阶段。
离婚起诉的流程
法院办理离婚案件的流程是这样的
当事人申请立案之后,法院立案之后一般都是电脑随机分案,也就是随机将案件分配到承办法官名下。承办法官接收案件之后,大致了解一下情况,会将案件交由法官助理办理庭前的一些相关事务。当然,可能各地法院的做法有些不同,有些可能是立案庭立案后随机将相关的法律文书(包括开庭传票)送达被告,然后再转交承办法官;有的可能就是立案后就转交承办法官,承办法官再安排法官助理、书记员去办理送达事项,根据自己手头的案件排期情况确定开庭时间。
将相关的法律文书送达被告之后,确定了开庭时间,法官助理或书记员会通知原告方开庭的日期,然后等待开庭。假如有需要查封、扣押、冻结或者当事人庭前提交了调查申请或调取证据申请等情况的,如果不是十分紧张,承办法官一般会安排法官助理、书记员尽量在开庭之前办理,然后开庭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质证,否则可能就需要安排第二次开庭,就相关需要质证的事项再次进行庭审。
然后就是调解了,离婚案件必须进行调解,即使一方不到庭,单方也要进行调解。当然,每个办案法官的时间安排、共同日程不同、办案习惯也不一样,有的可能庭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再开庭;有的可能会在开庭之后再安排调解;这个又因人而异了。有的法官可能会亲自出面进行调解,有的可能安排法官助理进行调解了,不管是谁进行调解,都是可以的,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通过以上名律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离婚起诉的流程的相关内容,现在想要顺利离婚就需要到法院或者民政局根据相关的法律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