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法律保障的合同
来源:律师365 时间:2025-08-28 10:18:22 阅读:2708
诊断报告 丨报告编号:NO.2025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摘要: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即无效合同,是指那些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合同。依据法律规定,只有合法权益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不合法的合同自然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因此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包括: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合同违背了公序良俗;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串通,损害了他人利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
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即无效合同,是指那些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合同。依据法律规定,只有合法权益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不合法的合同自然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因此被视为无效。
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包括:
-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 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 合同违背了公序良俗;
- 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串通,损害了他人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
- 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意思表示真实;
-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无效后,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 行为人需返还因该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
- 若财产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则应进行折价补偿;
- 若当事人存在过错,还需按照过错程度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若各方均有过错,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解除的条件则包括:
-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焦律师官方
已帮助634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查看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