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因其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与风俗,情况往往较为复杂。鉴于各国在结婚与离婚方面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有意与外国人缔结婚姻的人士,有必要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条款,并留意以下关键事项:
首先,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涉外婚姻的当事人可能属于不同国籍,或虽为同一国籍但结婚或离婚地点位于国外。在此情况下,了解所在国的法律规定至关重要,否则可能陷入“婚姻无效”的困境,即在一国被视为合法婚姻或离婚,在另一国却被视为非法或未离婚。
其次,明智选择适用法律。各国婚姻法律差异显著,适用不同法律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由于法律的地域效力限制,当事人可通过合理选择行为地点或诉讼地点,来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法律适用。具体而言,一是选择行为地,即在对自己有利的国家缔结婚姻或提出离婚;二是选择法院地,在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婚姻问题时,通过法院解决。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会依据国际私法(又称冲突法)来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被选定的法律称为“准据法”,是直接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由于各国国际私法规定不一,如有的国家规定离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有的则规定适用法院地法,因此,当事人在了解法院地国的国际私法后,可选择理想的法院地提起涉外婚姻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选择法律,都应秉持善意,避免行为无效。
最后,关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当一国法院作出的判决需要在另一国执行时(如支付抚养费、夫妻财产分割等),当事人应事先考虑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在另一国能否得到承认与执行。否则,再好的判决也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各国对于承认和执行外国法律判决的条件并不一致,通常要求作出判决的法院依其本国法具有管辖权,且判决是依本国国际私法选定准据法后作出的,同时判决已经生效,且不违反被请求国的安全与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