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当事人协商、专利管理部门处理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从而引发纠纷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一、专利纠纷的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在专利权受到侵犯时,当事人可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
专利管理部门处理:若协商无果,专利纠纷当事人可请求专利管理部门介入处理。专利管理部门包括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机构。其中,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专利工作的统一管理,包括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等;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专利管理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诉讼解决: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未能达成一致,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二、专利权侵权行为类型
专利权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制造专利产品。
故意使用专利产品:行为人明知是专利产品而故意使用。
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销售或许诺销售专利产品。
使用专利方法及相关产品:行为人使用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进口专利产品或相关产品:行为人未经许可进口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人冒用他人专利进行活动。
冒充专利:行为人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进行销售或宣传。
三、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
专利侵权行为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行为人需就其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专利执法部门将对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可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若侵权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还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假冒专利的行为除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将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