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取商业机密罪刑事责任判定方式
来源:律师365 时间:2025-09-17 09:01:47 阅读:4321
诊断报告 丨报告编号:NO.2025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摘要:盗取商业机密行为在刑法中对应的准确罪名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对于构成该罪的行为人,根据法律规定,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盗取商业机密行为在刑法中对应的准确罪名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对于构成该罪的行为人,根据法律规定,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下是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具体说明: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详细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应刑罚。具体而言,若行为人通过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此类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或违反保密义务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且情节严重,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若明知上述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同样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这里的“权利人”指的是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及经其许可的使用人。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的损失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
- 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获得的违法所得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
- 导致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
- 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损失数额判断依据
在判断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损失数额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 商业秘密(尤其是技术秘密)的研制开发成本,包括投入的时间、资金及付出的努力等;
- 现实优势,即使用商业秘密给权利人带来的实际利益,如生产成本的降低、销售额的提高、利润率的增加等。侵犯商业秘密时权利人现实利益的丧失被视为实际损失;
- 将来优势,即权利人对未来利益的合理预期。在商业秘密因披露而丧失,或实际情况表明不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时,将来优势的损失往往是实际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此类损失时,需考虑商业秘密的新颖性程度、经济价值大小、利用周期长短、市场竞争程度及市场前景预期等因素。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焦律师官方
已帮助634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查看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