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基本的保护措施涵盖了对员工的保密教育、规章制度的健全以及物理保护等多个层面。
在员工保密教育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保密宣传,使其深刻认识到商业秘密对企业的重要性。这可以通过发放商业秘密保护知识手册、定期组织保密培训等方式实现,旨在强化员工的保密意识,明确其保密义务。
在规章制度建设上,企业需建立健全保密制度,针对不同的保密对象制定具体的保密措施。这些制度应涵盖对物的保密,如厂区、生产区域、设备、原材料、模具、文件、计算机及废弃物的保密;同时也应包括对人的保密,如对外来人员的驻留管理、内部人员的保密管理以及退离休职工的资料清退等。
物理保护措施也是商业秘密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应采取必要的物理手段,如设置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
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若企业与员工之间有明确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若无约定,只要商业秘密保持其秘密性,就应持续受到保护。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保密义务不仅限于员工在职期间,离职后同样适用。企业通常会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但法律快车提醒,对于核心商业秘密,保密期限可设定为无限期;对于一般保密信息,则可约定2年或3年的保密期限。
在确定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时,企业应综合考虑保护成本与潜在经济效益,以选择最合适的保护策略。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保护方式存在本质区别,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保护选择。例如,对于技术信息,在符合专利保护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既可以选择申请专利保护,也可以选择采取商业秘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