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公司权利能力在法律上的限制探讨
公司权利能力,即公司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公司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然而,这种资格并非毫无边界,法律对公司权利能力设定了若干限制,主要包括转投资、担保及借贷等方面的限制。
一、转投资的限制
转投资限制涉及投资对象与投资数额两方面:
法律通常禁止公司成为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企业合伙人。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人对公司或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若公司涉足此类投资,一旦投资对象无法清偿债务,公司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导致资产流失,进而损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尽管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此未设限制,但多数公司法均明确禁止此类投资。
转投资虽能扩大公司利润、形成关联公司,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转投资会减少公司直接控制的资产,增加偿债难度,降低实际偿债能力;另一方面,转投资可能导致资产重复计算,造成资本虚增,违背公司资本充实原则。因此,部分国家和地区公司法对公司转投资数额设定了限制。不过,我国《公司法》已取消对转投资比例的限制,认为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执行,且公司法无需强行干预。
二、担保的限制
为保障公司资本充实、避免意外损失,法律一般禁止公司作为担保人。1993年《公司法》第60条第3款明确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第214条第3款进一步规定,违反此规定的董事、经理需取消担保、承担赔偿责任,并将违法所得归公司所有。情节严重者,还将受到公司处分。
三、借贷的限制
为维护公司资本结构稳定、保障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法律普遍限制公司借贷行为。《公司法》第15条第2项规定,公司资金除因业务交易需要融通外,不得借贷给股东或他人。日本《商法典》第265条也规定,董事自公司接受金钱借贷需经董事会同意。一般而言,董事、经理无权擅自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除非该借贷行为属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或经股东会同意,或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
律师365推荐阅读:
■ 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解析
私法上的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私法主体从事私法活动的基本资格。公司权利能力作为公司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公司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这种资格由法律明确赋予,确保公司在市场中能够具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 企业法人一般性权利能力原则确立条件探讨
企业法人一般性权利能力的享有及越权行为有效原则的确立,使企业法人对第三人而言享有完全、不受限制的权利能力。企业法人可像自然人一样从事任何商事活动,无需受章程规定的目的性和经营范围限制。这一原则的确立,为企业法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灵活运作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