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后若发现错误,需根据错误的性质采取相应措施。若错误为笔误或轻微瑕疵,且未对合同核心条款及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造成影响,双方可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修正。具体而言,合同双方可就错误部分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对合同进行补充或修改,并经签字盖章确认。
若错误构成重大误解,即一方或双方因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应在此期限内积极行使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合同错误是否可通过协商变更,取决于错误的性质及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若错误属于轻微瑕疵,不影响合同核心条款及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完全可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变更。这种变更体现了合同法的自愿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这为合同错误的协商变更提供了法律依据。
针对合同错误,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若错误构成重大误解,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双方应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若错误不影响合同核心条款及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可通过协商变更合同来解决问题。这种变更可针对错误部分直接修正,也可对合同其他条款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可执行性。若因合同错误导致一方遭受损失,受损方还有权要求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合同错误的法律救济途径多样,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审查合同条款,避免发生错误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