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三方协议的方式主要包括:三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一方行使解除权;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
依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形:
协商解除: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后自愿解除合同,通常以书面形式明确,如签订解除协议,或通过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确认。
约定解除:当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一方有权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行使解除权的一方应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若对方对解除有异议,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解除效力。
法定解除:一方依据法律规定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行使法定解除权时,同样需履行通知义务。
解除权行使期限:若法律或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解除权应在该期限内行使,逾期未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律师365提醒,签订三方协议后违约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影响就业:毕业生违约后,需与原单位协商取回协议,并换取新协议。若无法换取新协议,可能影响毕业派遣。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为招聘工作投入大量资源,毕业生违约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工作被动和经济损失。
影响学校声誉:用人单位可能将毕业生违约视为学校管理不严,从而减少或停止到该校招聘,影响学校就业工作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相同点在于:两者均具有协议性质,是平等主体之间达成合意后签订的书面文书。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含义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效力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并签订劳动合同时终止。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签订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签订。
主体身份不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为学生身份,签订劳动合同时则转为劳动者身份。
有效期限不同:三方协议的有效期为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日;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则根据双方约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