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履行合同何时能解除
来源:律师365 时间:2025-07-28 15:24:08 阅读:3012
诊断报告 丨报告编号:NO.2025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摘要:解除未履行的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通常享有解除权,且法律对此并未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若合同到期而未能履行,违约方通常需承担...
解除未履行的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通常享有解除权,且法律对此并未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若合同到期而未能履行,违约方通常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循实际履行、全面履行、协作履行及诚实信用等原则。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解除的几种情形:
-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以持续履行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随时解除,但需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
合同签订后若一方不履行,在合同期限届满前,通常可随时解除,法律未对此设定时间限制。但需注意,合同到期后未履行,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它是合同责任的重要形式,以有效合同存在为前提,与无效合同的后果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第五百七十九条则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未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请求其支付。
合同履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 实际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义务,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以其他标的代替履行或以支付违约金、赔偿金来免除义务。
- 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性质、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期限、地点,以适当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
- 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不仅应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还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协助对方履行债务。
-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条件切实履行义务,取得对方信任,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合同目的。
此外,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成立基础发生变化,继续履行将导致不公平后果的情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焦律师官方
已帮助634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查看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