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初次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这两部法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审议过程中,常委会成员围绕“醉驾入刑”“75岁免死”“恶意欠薪入罪”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多数代表认为醉驾肇事处罚力度偏轻,建议减少醉驾受罚的限定条件,并实行数罪并罚。
在“75岁免死”条款的讨论中,各方观点存在分歧。姜兴长委员提出,应进一步放宽老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的年龄限制,建议将年龄门槛设定为70周岁。他指出,虽然现行刑法未明确规定对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理,但司法实践中已有类似做法。他认为,这样的立法调整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张桂平则持反对意见。她认为,“75岁免死”条款可能引发负面导向,导致老年人犯罪增多,为司法实践留下隐患。她强调,立法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尊重历史文化传统。
林强委员则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建议将“75岁免死”条款修改为:“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故意杀人罪除外。”他认为,从法律尊严和立法角度出发,故意杀人罪仍应适用死刑,而对于非故意杀人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老年人,可不适用死刑。
在醉驾肇事问题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姜健建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和在道路上驾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应增加刑罚力度。她提出,应针对造成他人轻伤、重伤、死亡等不同后果,分别设定不同的刑罚幅度,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周光权也表示,将醉酒驾驶和飙车行为规定为犯罪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现行草案中的刑罚设置偏轻。他建议增加“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并强调构成其他罪的应数罪并罚,以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司法实践中出现偏差。他同时指出,不能让公众产生刑法越改越轻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