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的承担与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在交通事故中,伤残赔偿金首先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若责任归属于该机动车一方,则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若强制保险赔偿不足,再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若商业保险赔偿仍不足,或者机动车未投保商业保险,则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伤残级别与残疾赔偿金紧密相关。伤残级别共分为10级,每一级的赔偿系数相差10%。其中,1级为最高伤残级别,赔偿系数为100%,赔偿金额最高;10级为最低伤残级别,赔偿系数为10%,赔偿金额最低。若未评定伤残级别,则无法获得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由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通常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因此城镇户口的残疾赔偿金往往高于农村户口。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对因残疾导致的收入减少或生活丧失所给予的财产损害赔偿。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年限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若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未减少,或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劳动就业,残疾赔偿金可作相应调整。
此外,《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三十条规定,若赔偿权利人能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第三十二条规定,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残疾赔偿金。若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人民法院应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的承担与计算涉及保险公司理赔、伤残级别评定、城乡户口差异以及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