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员工致害责任归属问题
来源:律师365 时间:2025-07-28 15:22:26 阅读:2853
诊断报告 丨报告编号:NO.2025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摘要:劳务派遣员工致害的责任承担方式劳务派遣员工若在工作中造成他人损害,责任通常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若员工因劳务行为自身受到损害,则需...
劳务派遣员工致害的责任承担方式
劳务派遣员工若在工作中造成他人损害,责任通常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若员工因劳务行为自身受到损害,则需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应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明确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时,若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一方需承担侵权责任。若接受劳务一方在承担责任后,发现提供劳务一方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向其追偿。同时,若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双方需根据各自过错承担责任。若损害由第三人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劳务派遣员工辞职规定
劳务派遣员工不能随意辞职,通常需按照合同约定的辞职流程办理离职手续后方可离开公司。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若需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日通知。然而,若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具体情形包括: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劳务派遣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劳务公司未依法为劳务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 因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的赔偿问题
劳务派遣员工与一般劳动者享有同等权益,若劳动者无过错却被用人单位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辞退、开除)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劳动者可对照自身情况,若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未支付,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 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解除劳动关系,且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认定用人单位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本人工资(俗称2N)。
-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解除劳动关系,且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且未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还需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 若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也无需提前通知。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特邀律师:
焦律师官方
已帮助634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查看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