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从学校毕业后,档案会流入社会。若档案丢失,是否会影响退休办理,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以下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解析相关法律知识。
档案丢失并不意味着无法办理退休。退休金和养老金的计算通常不受档案丢失的影响,但特定情况下会有所不同:
对城镇“中人”的影响:在退休金制度实施前,城镇“中人”的人事记录是计算缴费年限的重要依据,包括视同缴费年限,这些主要根据档案记录确定。因此,档案丢失可能影响这部分人群的退休办理和养老金计算。
特殊工种从业者:对于从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的人员,若档案丢失,仅凭实际缴费时间和普通职工退休年龄可能无法提前5年退休,因为缺乏文件证明其特殊工种经历。
服兵役经历者:兵役年限可视为缴费时间。若档案丢失,将影响兵役年限的认定,进而影响退休和养老金计算。
档案一般可存放在以下三个地方:
就业单位:若工作单位可接收档案,可将档案和户口转至接收单位。
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需持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放的报到证到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报到并存放档案。
学校保管:学校可为毕业生保管档案,但通常有时间限制,一般为毕业后两年内。
若人事档案丢失,需补办后方可办理退休。具体流程如下:
申请补办:职工本人提供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档案补办并备案。
查找复印档案要件: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到原始招工部门、市档案馆、用人单位属地档案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查找、复印工龄确认表、工资验封卡、劳动合同等档案要件。复印件需加盖存档单位公章方能有效。
出具证明:若档案要件无法补齐,由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社会保障基本信息记载的资料出具证明。
劳动关系认定:经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材料齐全、内容属实的,出具劳动关系认定书。
没有档案者,只要实际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也可根据社保局记录的实际缴费年限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待遇。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
5599人看过
4722人看过
4530人看过
4938人看过
2197人看过
2676人看过
2558人看过
5526人看过
4896人看过
79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