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不仅侵犯了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自由,还可能涉及财物问题。绑架罪的认定较为复杂,若要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绑架罪既遂,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以下将详细介绍绑架罪犯罪既遂的处罚及相关认定标准。
一、绑架罪犯罪既遂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刑罚。具体而言,此类行为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在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或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其重伤、死亡,将面临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同样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威胁被害人的生命健康。
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暴力包括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则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这些手段的共同点是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不敢反抗的境地,非法绑架被害人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
主体要件:绑架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对本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若该未成年人仅参加了绑架行为,但未参与杀害、伤害被绑架人,则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若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被绑架人的行为,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绑架罪在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具有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的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则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三、绑架罪既遂的标准
绑架罪构成犯罪既遂的标准在于行为人或第三人是否真正控制、支配了被害人的人身,是否威胁了被害人的身体安全。只要行为人或第三人控制和支配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就意味着使被绑架者的身体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此时,无论行为人在客观上是否向被害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提出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法要求,也无论行为人最终是否获得财物或满足不法要求,均成立绑架罪既遂。若实施了暴力、胁迫、麻醉等行为,但未构成对人质人身实际控制的,则为未遂,这包括实施勒索财物或强取其他利益而未能实现的情况。这是刑法学界的通说,也是司法实践的一贯做法。
若行为已被认定为构成绑架罪,且结果已产生,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